主题征文|中国人的年味记忆·郑伟伟_主题活动_党建园地_淄博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
主题活动

主题征文|中国人的年味记忆·郑伟伟

浏览人数:0    发表时间:2021-03-10 14:34:26    发布人:创始人

   现在的年,花灯已经替代了烟花爆竹;饭店已经替代了置办年夜饭的乐趣;微信短信替代了拜年的方式;外出旅游渐成主流。回想儿时过年的时候,穿新衣、贴对联、放鞭炮、年夜饭、拜大年、看春晚……这些都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。


春晚

  “过年”一词从我有记忆开始,就和春晚密不可分。年三十晚上一家人一起看春晚,讨论着一代代主持人演员的变化,细数这么多年春晚的那些趣事。

  我看的第一场完整的春晚是1999年。那一年红了一首歌《常回家看看》,它是一种亲情对你的呼唤。2000年春晚:"脱了马甲也认识你" ;2001年春晚:迎接21世纪;2002年春晚:“忽悠,接着忽悠”……此后每年我都和长辈们一起守在电视机前,期待着“春晚”的精彩。不仅会与家人一起谈论,开学后,同学之间也会因为一句热词,念叨好久,如果你不知道那你可就落伍了。印象最深的是每年的六一儿童节,很多同学会受到春晚节目的启发,对节目进行模仿,滑稽的装扮加上搞笑的台词,学着成年人的神态,一定会博得大家的掌声。

   其实,不论年前热搜上有什么五花八门的关键词,“央视春晚节目单”一定会出现在关键词里。不仅如此,春晚还曾在演出规模、演员阵容、播出时长和海内外观众收视率上,创下多项世界纪录。可见,在中国人的心目中,“春晚”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。


年夜饭

   年夜饭是中国人最丰盛的一顿团圆饭。我记得小时候餐桌上有糖醋鱼、炸里脊、八宝饭、红烧肉、酥锅、肉冻、香肠……虽然现在餐桌上也依然存在,但大多都是买的成品可以直接吃的或者直接在饭店预定年夜饭,小时候的这些菜可是父母一点一点亲手做的。团圆饭很丰富,当然制作起来也很繁琐,基本上父母从一进腊月就开始准备了。从采买到加工到最后制作成品,需要很多道工序。哪个孩子不是站在厨房门口,流着口水,直勾勾瞅着自己最爱吃的那道菜端上桌。等着长辈一动筷子,飞快夹一筷子放到嘴里,满脸都是满足。父母的忙碌,孩子的期待,组成了那顿丰富的年夜饭。年夜饭存在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深处。


春运

   寒来暑往,一年的春运又开始啦。每年的春运都是国人的一次大迁徙,对各个车站来说是一场硬仗。小的时候对春运没有多少感触,只是从电视上感受,到了大学时期,终于体会到了春运。从开始抢回家的车票,到在车站人挤人的排队,每一步都是“急”“挤”“即”,着急、拥挤、立即,但是对家乡的思念、对亲人的思念、对家的思念,促使我们加入春运的大军中。

   本以为每年的春运都会如此,可今年的春运就例外了。对于能坚持不返乡为疫情防控做贡献的人,我很是敬佩,尤其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们,无所畏惧、勇敢前行,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美的逆行者。我相信疫情结束后,春运潮一定还是红红火火的。


贴对联

  贴对联是中国的传统年俗。新春伊始,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、对联。每当大年三十,家家户户都纷纷动起来,将自己家里里外外装点一新。它是中国人对辟邪除灾、迎祥纳福美好愿望的一种寄托。

  小朋友最愿意跟着贴对联了,熬上一锅浆糊,嘴里念叨着“这是左边的,这是右边的,这是上边的”。每次都弄的两只手红红的,一不小心就会摸到衣服上,被家长一顿痛批。看着红红的春联,心里美滋滋的。

  我们期待着、盼望着、祝愿着,期待疫情结束的那天,盼望我们可以无所顾忌地拥抱在一起,迎接美好的未来。(齐商大队 郑伟伟)

淄博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0 鲁ICP备20020758号-1

淄博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主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