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情简介
某某大宗贵金属交易所成立后,在互联网上设立网页,采取网上推介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,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电子贵金属交易业务。全国注册用户迅速达到3.9万人,发展了27个省级代理商,仅福建省内发展、培训的市级、县级和普通级会员单位就达到117家。在未取得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期货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,某某交易所组织4962名客户进入交易系统参与交易,非法交易成交额合计586亿元,交易共产生手续费和递延费1.57亿元。
作案手段
1.在未取得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期货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,以实物贵金属交易为名,非法经营贵金属期货交易,并利用居间商大量介绍客户。
2.通过采取网上推介和发放宣传材料,以加盟形式发展代理商,由代理商发展客户等方式,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电子贵金属交易业务,并迅速发展壮大客户群体。
防骗小贴士
1.我国境内从事黄金等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,必须经国务院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批准设立,任何地方、机构或个人均不得另设立贵金属交易所。经营期货交易,需取得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期货业务许可证。
2.贵金属类理财产品深受广大投资者欢迎,投资人在投资前要对交易场所的资质、交易规则以及交易产品进行深入了解,不能盲目跟风投资,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。
3.要合理衡量收益与风险,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。
案情简介
四川省某某养生养老中心,法定代表人刘某某、市场拓展部部长张某某以德康养老中心名义,以沿街发放宣传资料、组织老年人开展联谊会等方式进行公开宣传,为老年人办理居住权证、签订养生养老合同,并对外宣称,老年人交纳的本金越多,入住时享受房租折扣也越大,德康养老中心将定期支付利息,期满后退还本金。某某养老中心共计向3300余人吸收资金1.7亿元,案发时已退还资金4275万元,未退还资金1.3亿元,入住服务费抵扣本金133万元。
作案手段
一是以沿街发放宣传资料、组织老年人开展联谊会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,吸引老年群体关注。
二是通过对外宣称,老年人交纳的本金越多,入住时享受房租折扣也越大,德康养老中心将定期支付利息,期满后退还本金的方式,诱惑老年人投资。
防骗小贴士
1.养老机构的本质是提供养老服务,对带有投资返利性质的承诺,老年人应谨记高回报伴随高风险,谨慎投资、警惕非法集资。
2.以“交纳本金越多入住折扣越高”、“高额返息到期退还本金”、“返还定金并享受折扣入住甚至免费入住”等为幌子,收取预付费的行为实际是吸收公众资金的金融活动。
3.老年人要警惕养老机构超量售卖床位的情况。养老机构以为老年人办理居住权证、签订养生养老合同、享受入住优惠等方式,吸引老年人预付费用,是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常用的营销手段。但如果收取预付费的客户总数远远超出其床位数,严重超过其服务供给能力,将导致老年人的入住需求无法兑现。
什么是非法集资?
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》规定,所谓非法集资,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,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,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。
该定义明确了非法集资的三要件:
一是“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”,即非法性;
二是“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”,即利诱性;
三是“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”,即社会性。
如何规避非法集资陷阱?
想避开非法集资陷阱,大家一定要牢记 “四看、三思、等一夜”。
四看。一看融资合法性,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,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。二看宣传内容,看是否含有或暗示“有担保、无风险、高收益、稳赚不赔”等内容。三看经营模式,看项目真实性、资金投向、获取利润的方式等。四看参与主体,看是否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。
三思。一思是否真正了解产品及市场行情。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。三思自己是否具备承担损失的能力。
等一夜。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,先征求家人朋友的意见,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、熟人介绍、专家推荐,拖延一晚再决定。
参与非法集资的损失由谁承担?
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》第 25 条规定,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,由参与者自行承担。这意味着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,其利益不受法律保护;经人民法院执行,非法集资人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,应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,不得要求政府、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承担。
发现非法集资线索,应当怎么办?
人民群众一旦发现非法集资线索,可以向非法集资人登记地(非法集资人系个人的,向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)公安机关报案,也可以向当地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反映,或通过“金安举报中心”小程序进行举报。
(以上素材来源于防范非法集资警示教育手册)
淄博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0 鲁ICP备20020758号-1
淄博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主办